江苏省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06年年会会议材料

发布者:徐慧娴发布时间:2013-10-30浏览次数:667

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构建有南工大特色科技创新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情况汇报

 

 

 

 

南京工业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学科前沿、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展开有组织的科学研究,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着力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十五”期间,承接科研课题2400项,科研经费7亿元,科技经费全国高校排名进入前50位。 01 年到 05 年承担政府项目经费增长7倍,与企业合作经费增长3.2倍;鉴定科技成果百项;申请专利300项;主持了四项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一项军工973项目),这一数字在江苏高校中名列首位,在全国也处于前列,另外主持国家“863”项目11项,国家攻关项目12项;获省部级奖以上奖励64项,最为重要的是连续5年获得国家三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

 

近年来,学校围绕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创新体制与机制上积极的进行探索和思考,在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经验与体会,希望与科技界同行共同讨论完善。

 

一、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原始创新。

 

我国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化工工业体系,是以化石原料为基础的,导致我国工业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的三大瓶颈问题,江苏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一所有影响的地方工业大学,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定位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一战略需求,希望通过调整学科布局,组建资源、能源、环境学科群,形成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

 

我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化工、化学等优势学科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生物化工专业,开展可再生资源的创新研究。学科带头人欧阳平凯院士提出工业生物技术的概念,致力于将生物技术引入工业产品生产领域,寻找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原料的生产路线。在基础研究方面,主持了国家“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开展前沿科学问题的探索,在技术创新方面,主持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突破技术关键,在工程化方面,创建了国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解决工程化的瓶颈问题,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化的研发模式,促进原创性成果的快速转化,取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成果,不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直接的贡献,同时工业生物技术已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发挥了大学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

 

事实证明,瞄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调整学科布局,重点投入,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推动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为此,我校启动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包括生物能源科学示范工程、生物基化学品科学示范工程、生物材料科学示范工程、太阳能热发电科学示范工程。这些科学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争在突破资源、能源与环境瓶颈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

 

 

 

 

二、完善创新机制加速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难点之一,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大力调整科技产业政策,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以灵活的机制,优惠的政策,激励科研的发展,鼓励教师创新、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引导教师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理念,解决科研工作的选题问题。成果转化难的首要原因在于科研的选题问题,传统的习惯是教师自己选题,自己研究,形成成果,然后向企业推广,这种研发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一直比较低。面对这一现实,学校着力于引导教师树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理念,鼓励教师围绕企业的迫切需要开展研究工作,实现了从过去以转让科技成果为主到现在以承担企业委托项目为主的转变。目前我校接受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经费已占横向经费的90%左右,学校的科研工作也以其实用性而受到社会的好评,企业委托的横向经费四年增长3.2倍。

 

二是鼓励教师以科技成果或科研结余经费入股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教师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解决成果转化难的重要措施之一,技术入股是重要的途径。学校出台了科技成果及科研结余经费入股企业的有关规定,科技成果入股的70%的股权归成果完成人所有,结余经费入股的80%股权归教师所有。这一措施不仅调动了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其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利用学校 “苯甲醛生产新工艺”技术成果入股成立的 “南通天时化工有限公司”, 2005年销售额超亿元,利税达到2000万元。

 

三是允许教师领衔创办科技企业,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互动。对于能够持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项目,学校支持科技人员自己领衔创办科技型公司,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互动,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支撑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九五”期间,我校承担了陶瓷膜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该成果为基础,科技人员自己领衔创办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所创办的企业资产增值了数十倍,其产品占国内市场的2/3以上,不仅在南京创建了我国最大的陶瓷膜生产基地,在我国率先形成了陶瓷膜新产业,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等二十余项重要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其学术带头人也以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方面的贡献而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实现了科技创新、科技创业、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的共赢。

 

三、全面整合并开放学校科技资源,构建有南工大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十五”以来,我校在积极抓好已有的国家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同时,根据学校已有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材料化学工程实验室”被省教育厅确认为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另外获得批准新建和调整重组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新建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及一大批校级研究机构。这些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担负着全校大部分的科研任务,是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科研成果开发、转化的主要力量。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科技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

 

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中心。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大部分企业的资金、人才、实验装备相当缺乏,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设技术中心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近几年,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很大,大多数高校不但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师与研究生队伍,而且具有仪器设备、信息网络和图书资料的优势,但这些科技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我校提出全面开放科技资源,鼓励企业将其技术中心建到学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的构思。以大学科技园建设为载体,将学校的科技资源(信息、网络、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整合起来,全面对社会开放,引导企业将技术中心设在学校,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主体的同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通过多年实践,目前已经有近20个企业技术中心落户在我校,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3个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学校积极推进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其中总投资2.5亿元,面积8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2007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该楼不仅整合我校优势科技资源,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引入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等社会科技资源,建成后将全面对社会开放,让企业在其中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构建有南工大特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江苏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十分丰富,其科技创新工作能够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科技资源能够全面对地方企业开放,必将有力地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南京工业大学将一如既往,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创新型江苏做出自己的努力。

 

 

 

 

 

 

 

 

 

 

 

 

 

 

 

 

 

 

 

 

 

 

 

 

 

 

 

 

东南大学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工作交流

 

20061121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的“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自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东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专利工作,经过二十几年的工作和实践我们已体会到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特别是对高科技领域中技术创新成果有着极为有效的保护功能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能确保我校的技术创新形成“投入—产出—回报—再投入”的良性循环,而且使我校的科研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加明确更加安全。高等院校是技术创新成果的集散地,应掌握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详尽内容,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所赋予的权利,建立高等院校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依靠国家强制力,切实维护技术创新成果特别是高科技成果,为此,我们认识到高等院校应在其重点科研领域中建立并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保护体系,以保证高等院校在重点科研领域中的科研水平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确保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内外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为此,向国外申请专利应该是我们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维护个人、学校、国家利益的需要。

 

1.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基本情况

 

我校在利用专利保护科技成果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5年以来,我校每年都有向国外申请的专利,有PCT申请,也有直接向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直接申请。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科研项目的本身与国际接轨,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要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因此申请国外专利也就日益增多,今年1月到10月,我校已向国外申请了十几项专利。

 

2.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向国外申请专利,在申请和管理的程序上比申请国内专利要复杂许多,申请的费用也要高许多,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学校申请国外专利进行管理和审查,确保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也有效的维护学校的合法权利。为此,学校设立了“东南大学知识产权办公室”,该机构专门管理学校的专利、商标、著作权、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的申请和登记以及校名、校标、专用服务标记等,并且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宣传、教育、审查、纠纷处理等工作,该机构的设立,为我校今后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制定有关专利保护的规章制度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校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东南大学专利管理办法、东南大学专利技术实施暂行规定、东南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东南大学科技奖励办法”等,不仅有力地保护了我校的自主知识产权,防止学校的无形资产流失,而且促进了广大师生主动采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制定一系列有关的配套措施和细则,使我校的专利申请、实施、保护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既保护学校的利益又保护个人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发生。我们对向国外申请专利的项目,给以一定的经费补贴。在法律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利用各种合法手段尽量减少申请的经费开支,以利将有限的经费资助更多的项目。

 

4.鼓励用专利保护我校科研成果的措施

 

在申请方面,针对我校有些项目申请专利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设立了专利基金,资助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并对取得专利权的项目负责人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将其作为个人工作成绩的考核内容。

 

在服务方面,我们为尽量减少广大教师在申请专利上所花的时间,我们经常主动到系里去,介绍申请专利的程序,方法,具体了解需申请专利项目的情况,现场解决问题。

 

在申请代理方面,选择办事方便、认真、有经验的代理事务所,建立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便于申请和交流。

 

结束语

 

以上是我校专利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希望各兄弟单位对我校的专利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以帮助我校将专利工作做得更好。

 

 

 

 

东南大学知识产权办公室

 

 

 

 

 

 

 

 

 

 

 

 

 

 

 

 

 

 

 

 

 

 

实施专利申请的激励政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江南大学

 

 

 

 

2002年以前我校专利工作没有启动,一是专利数量很少:年均专利申请量不到10件,学校拥有的专利寥寥无几,几乎是空白,与学校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专利意识淡漠:师生对专利知之甚少,不注重专利的申请,另外由于申请专利技术上要公开,保密工作很难做,很多教师即使有一些较好的新发明和新思想,也不愿意通过申报专利来加以保护和利用。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提高我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增强学校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我校围绕知识产权的管理、实施和保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于2002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主要的政策和措施

 

1、加强宏观指导,完善组织机构。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专利成果科,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学校的专利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专利及知识产权意识。强化业务培训、研讨与交流,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培养专利人才,保证学校专利工作人员的素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如:专利代理培训等,培养了一支专利工作队伍。

 

3建立学校专利申请的激励机制,加大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力度,促进我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制定了《江南大学专利管理条例》、《江南大学专利基金管理办法》、《江南大学科技工作量化积分办法》,同时出台了《江南大学专项奖励办法》,对属于我校拥有的专利进行奖励(授权发明专利奖励2000/件,授权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奖励500/件),并与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福利、工作量等挂钩。

 

4、特设立江南大学专利基金,专利基金经费来源由学校从学科建设经费中专项支出,资助有市场前景、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的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技术产品开发、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5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机制,定期沟通情况,听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5不定期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知识产权讲座,普及知识产权保护常识,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6、建立跨部门的知识产权协作,与学校科技服务联合,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推广工作,为我校教职工科技成果转换推波助澜。

 

7、对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专利申请,进行重点突破。我校的特色优势学科是生物工程、以酵工程、食品加工、工业设计等,在这些学科我们分别进行专利意识、专利申请的讲座,使这些学科师生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专利申请积极性显著提高。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在我校营造了一种全校师生人人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的浓厚氛围,使我校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且速度迅猛。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校专利申请量有了重大突破;其中:2004年我校专利申请量列全国高校第7位,2005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前100名排序中,我校又以683件的申请数量和244件的授权数量,双双名列全国高校第四,江苏省高校第一。

 

二、加强专利成果的推广,提高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我校不仅注重专利申请,更注重专利成果的转化,制作了我校主要专利成果的宣传展板,每次参加地方政府举办的科技洽谈会时,专门介绍这些专利成果,授到了企业的好评。因为我校学科的特色在于应用,我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大部分来自企业(我校科研经费中的70-80%来自企业),所以大部分发明专利与经济和社会相联系,许多专利“含金量”非常高,特别是食品、生工等方面的专利与民生密切相关。如:    孙志浩教授的专利---“微生物酶拆分制备D—泛解酸内酯及用于生产D—泛酸钙与D—泛醇”,在浙江成功实现了年产1000D-泛酸钙与年产300D-泛醇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并获得了2003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姚惠源教授长期从事稻米深加工的研究,研发出了多孔淀粉、米糠健康食品等6项成果,均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获授权专利5个。这6项成果已在全国10家大企业投入生产,一年内转化稻米100万吨,产生约50亿元产值、5亿元的利税收入,2005年该项目---“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卫宁教授的冷冻活性面团技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在谷物化学与冷冻、发酵和生物相互交叉技术领域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同时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目前该成果已经在我国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东海粮油集团公司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冷冻活性面团加工企业。    陈坚教授的专利“一种从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方法”,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该发明已经在浙江海宁金潮实业有限公司的年产20吨谷氨酰胺转胺酶制剂的生产中应用,提取收率高于70%。采用我校    徐岩教授的“微生物脂肪酶酶法合成酯的方法”专利得到的酯类物质可使用在酿酒、食品、医药和日用化学等工业中,目前已在国内许多家著名酿酒企业应用推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该专利研究成果自1999年在江苏洋河集团应用以来,在提高洋河大曲品质和节约用粮方面效益显著,每年平均为企业新增税利2000万元。

 

三、专利成果给我校科技工作带来的成效

 

这些专利的取得,同时也为我校科技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在今年863项目的争取中,由于有这些专利技术作为前期基础,使我校申报的项目极具竞争力,在“生物和医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目标导向类及探索导向类课题中我校参与申请了近60个项目,经过网络评审、会议评审,我校有20个项目获准立项(特别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的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题中,这次共资助了40个项目,我校就占13个,显示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其它国家部省级项目的争取中也取得了回报,如:在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争取中,我校获资助的有23项,其中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经费734万元,比去年增长115%。另外在国家、部、省科技奖励的争取中,同样取得了成功,如:我校    陈坚教授为首完成的“以高产量、高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在这一领域共申请发明专利22个,其中授权10个,该项目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示中)。

 

 

 

 

                                         200611

 

 

 

 

 

 

 

深化研究特色,探索管理创新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自20047月成立以来,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镇江市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新思路,将工作实践与学术研究有机融合,在促进校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升校外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依托良好基础,推动事业发展

 

江苏大学拥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早在1985年专利制度建立伊始,学校就培养了一批专利代理人,成立了“江苏工学院专利事务所”,国家专利局在我校举办了华东地区专利代理人培训班,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专利代理人才。1994年我校被江苏省专利局授予“江苏专利十强院所”。

 

十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成为学校科技发展、学科建设新亮点。针对入世以来,我国面临的全球化的竞争,知识产权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学校领导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将知识产权工作视为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顶层设计,分层有序实施,建立了遍布全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了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实行了目标管理,通过引导与推动相结合,积极推进我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320042005年我校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均位居全国高校排名前50位。2003年学校跻身于中国科技企事业单位专利竞争力百强,名列第86位,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技实力。2006年我校专利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10月份专利申请量已突破12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80%以上,专利工作为我校科技发展、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创建研究特色,提升管理内涵

 

1.构建研究平台,创新管理模式

 

在开展知识产权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我校积极探索科技管理新模式。在健全管理机构,建立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同时,依据我校在知识产权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基础,充分发挥研究优势,延伸管理机构职能,适应当前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需要, 2004年我校在江苏省及镇江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成立了江苏高校第一家知识产权研究所,下设知识产权实务研究室、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室、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室、知识产权信息研究室4个研究室及研究所的管理机构,其中管理机构为专职人员,以校科技产业处成果专利科人员为主,4个研究室主要由校人文学院法学系、工商管理学院、校图书馆情报检索部等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人员组成。

 

研究所的成立拓宽了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代理服务工作的内涵,为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构建平台,扩大了学校在行业内的影响。

 

2.探索体制改革,打造研究团队

 

本研究所参照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制定了《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章程》,对研究所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学术队伍组成、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

 

目前研究所挂靠我校科技与产业处,为加快研究所的发展,突出研究所的学术研究地位,我校正积极探索研究所的体制改革,拟按学校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设立专职科研岗充实研究队伍。

 

在学术队伍组成方面,注重整合校内外的研究资源,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力量。在专家顾问层面,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专家,借助校外专家的研究力量,扩充研究所的研究实力,提升研究水平。在建设研究队伍方面,积极发挥中青年研究人员的作用,吸收了一批管理学科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同时通过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积极吸纳国内专家与相关研究人员,形成以本研究所为枢纽、以完成重大课题为纽带、整合江苏乃至全国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的局面。

 

3.依托平台优势,输出教育服务

 

推进全社会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我校依托研究所的平台优势,积极为社会输出知识产权教育服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特别是针对市场需要培养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受到省知识产权局等人才需求部门的大力欢迎,扩大了本研究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本研究所已在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二级学科中开设知识产权管理方向、在情报学二级学科中开设专利情报与知识产权方向,开设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三门硕士课程,已招收三届硕士研究生。在本科教学方面,已于2001年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公共选修课,为营造我校注重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我校学生申请专利五十余项,涌现了一批专利发明人。其中我校2005级研究生刘春生同学从大学本科起就喜欢发明创造,在校五年期间,已拥有20多项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研究所还利用教学研究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知识产权的教育服务,已为镇江市各辖市区开设了十多次知识产权培训,为江苏索普集团、江苏江奎集团等十余家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开设了系列短期知识产权培训。2004年为镇江市知识产权局开设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编制了全套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三、明确研究重点,创新服务思维

 

知识产权研究所成立以来,立足学科特色,凝炼研究方向,针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应用性研究。

 

1.注重知识产权宏观战略研究,结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形势,服务政府,强化咨询服务功能。自2004年以来,参与制定了《江苏省十一五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江苏省十一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一五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苏州市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江苏省昆山市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特区的实施方案》等7个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了依据,通过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注重知识产权实践性研究。着力解决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在科研和产业化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承担了江苏省制药行业现代中药制剂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以构建专利技术服务的信息平台为切入点,制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为整个中药制剂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提供发展依据。同时承担了江苏中电电气集团、江苏文光集团等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全面指导;为江苏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奎集团有限公司等提供了专利态势分析,通过分析特定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明确产业专利趋势,寻找技术发展空间,为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指明方向。

 

3.立足知识产权,拓展科技服务内涵。本研究所立足知识产权的研究特色,针对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承担了《江苏省“十一五”新材料重点领域及重大项目选择研究》、《镇江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镇江市十一五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镇江市十一五化工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等一批省市重点科技规划项目,在为省市谋划未来五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同时,注重加强知识产权对科技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明确发展思路,谋求新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本研究所将抢抓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机遇,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标准为依据,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的管理和发展新模式,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大学五年的共建发展,以官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运作,以完成重大研究项目为龙头,聚合国内外人才,形成一    支以博士团队为基础,研究视野宽阔,创新思维活跃的知识产权研究队伍;以知识产权管理为研究特色,产出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使本研究所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逐步建成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努力发展成为国内知识产权研究的主要学术交流和信息中心。